首页综合 > 正文

天天热门:2022,楼市回到7年前?但这些城市,房价还在涨……

2023-01-13 01:12:59来源:智谷趋势

最近微信改版打乱发布时间

常有读者朋友错过文章更新


(相关资料图)

将“智谷趋势”设为星标

保持联系,一起前行

◎作者"瓜片

◎来源|楼市黄大大(ID:HouseLeader)已获授权

2022年,楼市到底怎么样?

全国商品住宅销售面积为11.5亿平,对比去年15.7万亿,出现了断崖式下跌。

销售额缩水到11.6万亿,“蒸发”4.7万亿,相当于2个茅台的市值跌没了。

这是易居CEO丁祖昱在刚刚举行的年度发布会上给出的数据。

整个房地产行业规模回到了2015年,甚至是跟10年前差不多的水平。

更吓人的是,超过80%的城市,房价出现了下跌。

轻症是跌回3年前,重症跌回5年前,有些躺进ICU的城市,已经跌回了10年前

不过,也有一些城市率先“阳康”,甚至有几个城市闷声发大财,房价悄悄涨了一整年……

数据背后,到底有何玄机?

2022年涨价最凶猛的城市,北京无疑是其中之一。

“北漂买房一年,房子涨了一百万。”

前几天,有位博主在社交媒体分享自己买房的经历,评论区吵成了一锅粥。

据她自述,去年4月份在望京某个老小区买了套二手房,最近发现同户型最近卖出过一套,价格比自己买入时涨了100万左右。

下面很多评论都在“唱衰”。

比如“买房干嘛要在意房子涨没涨”,还有“有价无市白开心”,以及那句经典的“这作者是中介吧”。

但让我没想到的是,还炸出来好几个买房后涨价的案例——

网友A说,21年入手总价400万,如今也涨到500万了。

网友B说,19年买了望京100平两室一厅,一年涨了小200万,现在涨了300多万。

网友C说,20年买的海淀,现在看周边小区成交价已经涨了小200万了,优质资产还是非常保值增值的。

最搞笑的是这个。

买房这件事,女儿不急妈妈急。直到妈妈以“不买房清明不许回家扫墓”为由威逼,才终于下定决心买房。

去年4月底签合同,6月过完户,现在房价涨了15%。“真的得亏我妈了。”

我去翻了一下原博主和这几个评论的账号,都在分享日常生活内容,发布频次也不算高,从事的行业有互联网,有旅游。

如果是中介养号钓鱼,效率未免也太低了。事实上,这件事是确凿无疑的:

北京房价,真的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上涨。

成交数据足以说明一切。

国家统计局70城房价数据显示,2022年北京新房价格“11连涨”,二手房价格有10个月在上涨。

而根据链家研究院发布的Q3数据,朝阳区63个板块中,有40个上涨。

其中涨得最猛的中央别墅区,涨幅高达15.4%;朝阳公园、太阳宫的涨幅也超过10%。

虽然北京楼市全国最稳,但最早回暖的,可能是上海。

链家数据显示,11月上海新房“量价齐涨”

新房成交8838套,环比增长91%,同比增长47%。成交均价也上涨至64212元/平,环比增长6%,同比增长12%。

二手房市场上,上海业主的心态也是出了名的强硬,特别是寸土寸金的核心区。

“与其降价甩卖,干脆我不卖了!”

强二线城市里,成都是唯一一朵新房&二手房“两开花”的奇葩。70城房价指数显示,1-11月,成都一二手房价格齐齐上涨。

此外,凭借倒挂红利,杭州、西安和长沙在新房市场依旧所向披靡,时不时触发摇号限售开关。

看着这几个城市“喜提”涨价,不得不承认一个残酷事实:

房价跌了,大概率是因为买错了城市。

身在同一座城市,也有不同的命运。

即便在北京,大多数板块都在涨价的时候,有的片区跌麻了。

在那条“北漂买房涨了100万”的动态下面,有个业主发出灵魂拷问:

只有我买房跌了吗?坐标大兴。

@饭总选房统计了北京235个片区的二手房数据。其中涨价片区162个,跌价片区70个,不涨不跌的片区3个。

总体来看,城六区大部分片区基本能够稳定上涨,而远郊区跌幅明显。

而远郊区,正是广大刚需的聚集地。

比起北京,杭州才更是“冰火两重天”。

2022年,杭州参与摇号的购房家庭数量为22.2万组,仅为去年全年的1/3。但这个数据,仍然可以秒杀所有二线城市。

只可惜,热闹都是城里人的。市区的关键词是“摇号”“拼社保”,郊区则是“流摇”“无人问”。

为什么刚需房难卖,而且总是涨不动?

原因很简单。刚需的首付,是全家人“六个钱包”凑出来的;刚需的月供,自己辛辛苦苦靠工资挣出来的。

当经济不景气的时候,光靠劳动所得的收入骤减。当刚需没钱了,刚需房自然要降价。

而刚需浓度最高的,是两种房子。一种是郊区远大新,一种是市区老破小(无优质学位)。

这两种房子,去年是跌的最惨的。

一座城市里,不是所有人都有资格被称为“刚需”的。很多人原本是刚需,但由于收入下跌,预期悲观,已经无力负担一套房子,也不打算买房了。

央行四季度调查里,只有16.0%的居民打算在未来3个月购房,不光低于三季度的17.1%,更是创下了2016年下半年以来的新低。

不过,这类数据也很值得玩味。

往往在看空情绪最浓的时候,楼市要启动了;而在大家沉浸在炒房中的时候,楼市马上就收紧了。

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中。趋势也只有少数人能看清。

如今,人口、房价、杠杆率、人均居住面积,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。

以前只要买房就能赚钱,少数人买房赚大钱,多数人买房赚小钱。

以后只有少数人买房能赚到钱,多数人买房,最多扛一下通胀,满足自住需求。

为什么核心区还在抢房,房价还在上涨?

原因同样简单:

YQ并没有让有钱人变成穷人,他们反而更有钱了。

胡润最新发布的《2022中国高净值人群家族传承报告》显示,中国拥有千万人民币家庭净资产的高净值家庭规模达到206万户,较上年增加4万户。

普通人畏畏缩缩,省吃俭用;有钱人重拳出击,挥金如土。

报告显示,与去年同期相比,今年中国高净值人群的消费价格总体上涨了6.5%,是十年来最高涨幅。

房子,也是他们最爱的“消费品”。

2022年,广州新房成交跌了4成。但豪宅市场逆势上扬,成交量几乎与去年齐平,是2020年的两倍。年初上市的琶洲南TOD,单盘销售额150个亿。

广州房价天花板珠江新城,涨价依旧是主流。凯旋新世界涨37%、中海花城湾涨14%、嘉裕公馆涨13%……

动不动,跳涨几百万。

房价跌跌不休,成交量只剩零头的深圳,豪宅也火得一发不可收拾。

没想到吧!

今年前8月,深圳各价位段豪宅成交占比中,3000万以上豪宅的成交占比,足足上升了10%。

专门提供给有钱人的商品,价格都涨了。

前阵子劳力士暴跌的消息刷屏,但其实是二级市场的炒家玩脱了。

二级市场的惨淡,对专柜几乎没有造成影响。每天都有成交不说,搭售的条件还在不断增加。

绝大多数商品的价格,最终都是由需求决定的。

房价也不会例外。

最后再给大家几条建议:

第一,刚需买房,一定要买地铁盘。哪怕将来房价跌了,起码有人愿意给你接盘。

第二,改善买房,一定要注重品质。核心区域,次新房,低容积率,户型朝向户型,甚至物业都很重要。

第三,永远不要小看学位对房价的影响。

第四,如果价格合适,年前可以把买房的事情解决了。年后大家手里握着年终奖,可能会有一波行情。

第五,返乡置业的坑千万别跳,如果是给父母在老家买套养老房,尽量买优质房企的,小开发商估计还会有一波爆雷。

第六,2023年,买房千万要拥抱确定性。以前城市中心每隔十年换一次,但现在向周边延伸一公里都很困难。强者恒强的时代到了,越是核心越贵,越是贵的才涨。

作为上一轮楼市普涨的先锋城市,东莞楼市已经全面放松。

零门槛,低首付,低利率,买入的最佳窗口期已经出现!

如果你对东莞置业有任何问题……

扫码添加文末二维码

我们将为你带来更多东莞楼市最新资讯!

关键词: 同比增长 二级市场 环比增长

便民

点击加载更多

频道推荐

  • 服饰
  • 时尚
  • 物流
  • 灯饰
  • 养老